24节气x非遗记忆 - 寒露抒秋意,绢人承古风

2024-10-08 1042

图片关键词



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通常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到来。古语云:“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便是“寒露”名称的由来。
寒露时节有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鸿雁排成队列大举南迁,雀鸟因天气减少而少见,海边的蛤蜊增多,古人误以为这些蛤蜊是由鸟儿变化而来,菊花在这个季节里竞相绽放。此时,北方层林尽染,南方则秋意渐浓,天地间呈现一片斑斓的色彩。
寒露,既是自然轮回的一个节点,也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之中。寒露时节有登高望远、秋钓边、吃芝麻等习俗,还有采集秋茶、酿制菊花酒等风俗。在饮食上,注重润燥,食用梨、百合等食物,适应季节变换带来的干燥感。
图片关键词


古风绢人

绢人是中国古老的手工艺之一,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时期,尤其在北京地区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风格。制作绢人需要选用上等的丝、绸、纱、绢作为原料。手工艺人们通过雕塑、彩绘、服装制作、头饰装饰和道具配置等十几道精细工序,塑造出历代仕女和戏剧人物。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精髓,展现了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寒露悄然而至,大自然换上了深秋的外衣,万物开始收敛生机,准备迎接冬日的沉寂。在这充满诗意的季节里,体验绢人这一非遗工艺,不仅是对古老技艺的重温,更是在繁忙都市生活中寻回一份宁静与雅致的机会。亲手制作一个绢人,每一片绢纱都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与创造力,仿佛与古代匠人的心灵相通。这一过程,让人在体会传统美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季节更迭之美,增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时代记忆平台简介

图片关键词
















图片关键词


弘扬中华文化使命,采用“互联网+文化+旅游+地图+场景+支付”的线上平台模式,将文化保护技艺传承与文旅消费相融合,以大数据、云支付为纽带,链接空间、技艺传承人、公共文化空间、文创空间、产品及服务,助力于打造文旅消费O2O新模式。
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空间有机结合,在挖掘、传承、保护、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全景式输出优秀文旅产品服务的同时,整合历史、非遗、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物产等资源,搭建以“ 品牌+、文化+、互联网+、资本+ ”为核心特色的数字文旅平台,做大做强文旅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紧抓文旅数字化战略契机,倡导东方审美、塑造国际元素、输出生活方式、引导价值标准,助力推动独具区域特色的文旅产业快速升级。

|英文摘要|  Abstract

It’s Cold Dew

首页
业务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