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程新智研究院发起荣羲书院研讨会,聚焦乡村振兴的工匠力量

2024-09-23 853

近日,由荣程新智研究院发起的荣羲书院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非遗中心主任董策力、荣程新智研究院执行院长卫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綦涛、山西大阳百工坊负责人王钦功等嘉宾参加。央视新媒体矩阵“超级乡村研究所”全程直播,研究所负责人周莉芬主持会议。

图片关键词
本次研讨会以“乡村振兴的工匠力量”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如何让乡村工匠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乡村工匠的创新培育新模式以及品牌运营中的难点和对策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胡跃高认为,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层面的发展,更需要文化层面的振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能够为乡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乡村工匠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董策力指出,乡村工匠更注重利用传统技艺促进产业发展,某种程度上是非遗传承的创新者。希望地方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更多资金、场地等支持,让乡村匠人在创业初期减少试错成本,同时提供更宏观的全链条支持,将当地文旅与特色非遗工坊产品深度融合,搭建推广平台助推乡村匠人及产品“走出去”。
綦涛作为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分享了她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结合的经验。她通过建设“乡村振兴匠心生活非遗工坊”,开发手工艺产品,培养新农村手艺人,助力乡村发展,促进了减贫增收。目前,这种模式已在重庆多个地区推广,间接带动了数百人居家就业。
王钦功则从组织生产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为乡村工匠找到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项目的重要性。他指出,作为孵化培养平台,山西大阳百工坊对乡村工匠进行全面帮扶,包括资金支持、培训指导、市场推广等方面,更好地保护和挖掘了乡村工匠的价值。
卫东表示,“乡村工匠”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他们具备精湛的技艺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能力,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有超过13万名乡村工匠,他们的能力和贡献对于农民增收至关重要。
然而,乡村工匠也面临着技艺失传、后继无人的问题。为了吸引年轻一代加入,胡跃高建议从中小学教育体系入手,将乡村传统工艺知识融入教学内容。此外,乡村工匠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运营仍存在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共同推动乡村工匠品牌的打造和发展。
本次研讨会不仅探讨了乡村工匠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也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案。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相信乡村工匠将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英文摘要|  Abstract

Rockcheck Innowise Institute held Rongxi Academy Seminar, focusing on artisan powe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文章来源|荣程新智研究院

首页
业务
新闻
联系